close

過度保護,會澆熄孩子對生活的熱情
孩子是「獨立個體」,控制狂父母要學會放手

 

常常聽人家說:「父母與孩子各自擁有不同的人格,即使孩子還小,也要尊重孩子,

把他當成一個獨立個體看待」我想大家應該都了解這句話的意思。但是我擔任心理

諮商師多年來發現,很多父母把孩子當作是自己的所有物,把孩子綁在身邊要孩子

聽話。

「孩子要成為父母所期望的樣子。」

「孩子應該要成為父母所期望的樣子。」

「希望孩子成為父母所期望的樣子。」

雖然這幾句話有些微差別,但大多數的父母應該都是這樣想的吧。然而,這些話卻

對在無形中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。不過,幾乎沒有一位父母會察覺這些事情的嚴

重性,因為像這樣的孩子都很聽父母的話,都是符合父母期待的模範生。

■孩子總是照著父母期望走,長大後會失去自我

在這邊舉個實際案例。我以前曾經輔導過一位李君,再次見面時他已經超過二十歲

了,從國中開始到再次見到他這七至八年之間,他一直把自己關在家裡不想出門,

李君在國中入學考試好不容易考上了一間有名的明星學校,但開學不久就突然不想

上學了,李君一直是媽媽引以為傲的乖孩子,所以發生這件事對媽媽而言非常令人

震驚,為什麼會變成這樣,讓人完全摸不著頭緒。站在媽媽的立場來看,李君是非

常聽話的乖孩子,是個「照著父母期望長大的孩子」。但是,對於李君而言,從小

到大都是聽父母的話去做,上了國中之後突然驚覺他失去了自我,不曉得自己該如

何是好。

■適度給予支持,把選擇的權利留給孩子

著有《使孩子不幸的父母》作者Dan Neuharth在書中提到「不健全且過度控制的

代價,就是永無止盡的償還。從小在極權父母控制下長大的孩子,一旦出現憂鬱、

不安、失去自我、強迫症、自殘、壓力等現象時,就會進一步地影響到健康,而

這些症狀也會更加惡化。這些孩子甚至不懂得珍惜自己,從來不曾感受到快樂自由

的感覺,不曉得生存的意義,也不懂得去愛惜自己。因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父母的

不良習慣及負面思考的影響,於是社交方面出現障礙、個性優柔寡斷,在精神或感

情上的成長都非常遲緩。」

■控制慾太強烈,會嚴重影響孩子生理健康

李君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,就我所知在父母強烈的控制欲下造成飲食障礙的孩子,

甚至發生自殘行為的案例不勝枚舉。然而,幾乎所有的父母都不覺得這些都是自己

造成的。李君的母親一開始也出現相同的問題,在李君拒絕上學的那一刻,媽媽就

覺得「好像是她被否定了」。總是要孩子按照自己安排去做的父母,一旦孩子稍微

不聽話,就會開始否定自己。

透過心理諮商,李君終於在二十三歲就讀高中,後來也考上了知名大學,現在擁有

一份不錯的工作,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。而媽媽仍然是家庭主婦,也開始參與自己

喜愛的活動,生活快樂充實。媽媽現在的生活態度是,不要過度依賴孩子,要找到

自己的生活目標,孩子有需要的時候再給予支持就好。

 

出孩子的自信,從父母的口頭禪開始

【購書由此】
博客來http://goo.gl/hD3JZO
金石堂http://goo.gl/QqbNxu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采實文化官方部落 的頭像
    采實文化官方部落

    采實文化-採集 醞釀●美好

    采實文化官方部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